关于完善我区经济适用房配套设施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时间:2015-01-27
  • 关于完善我区经济适用房

    配套设施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光华路街道政协工委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经济适用房制度被提出以来,至今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已经实施十多年了,这一惠民举措,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经济适用房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适用住房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的民心工程,如果还停留在最初的仅仅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简单需求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因此,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作为全区经济适用房最大的地区银龙地区在光华路街道工委、办事处的不懈努力下,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配套设施,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使得我区经济适用房的整体品质得以提高,入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一、我区经济适用房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就光华路街道银龙地区的经济适房而言,它始建于2004年,至今已建成经济适用房一至六期,安置城区拆迁户、住房困难户、当地被征地农民1.5万户,近3万人。七期和八期正在建设中,预计未来该地区将容纳近7万人。事实证明经济适用房作为一项惠民举措,对于解决我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配套设施缺失。因为经济适用房不同于商品房,其出发点是经济、适用,设定为只提供给中低收入者。受成本和地价约束,经济适用房往往地处偏远或者交通不便地区,而且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银龙地区经济适用房就是这样的地区和这样的状况,大面积地建造经济适用房,但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不高,居住环境落后,宜居指数不高。

    因在房子规划和建设时,许多配套设施事先都没考虑进去,后期完善建设非常麻烦,比如小区广场厕所缺乏,在广场活动的老人较多,需要上厕所时回家的路程远,造成如厕不便。后期再建时却受到附近居民的反对。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学校等,如果能在规划时予以周全的考虑,居民就没有理由阻止建设了。

    2、生活配套远远不够。从商业看,小区马路两边虽规划中预留了店铺位置,但因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不高,没有利润可赚,大型超市和银行迟迟不愿入住。而居住在经济适用房里的老人相对较多,出行不便,银龙地区周围的银行很少,因此每月取钱对这些老人来说,尤其不方便;从居住环境看,小区周边因多是新开马路,但因为管理不到位,路灯长期没供电,居民晚上出行很不安全。小区没有配置休闲座椅和健身器材,老人无处锻炼,小孩无处娱乐。

    3、出行困难。经济适用房小区距市区较远,居民出行困难。早期银龙花园一期、二期建造时,只有89路公交车能够搭乘,而且站台设在一期,二期从小区到乘车站点需步行15分钟,车次间隔长,等车时间有时需要30分钟,且末班车结束早。

    4、学校少,上学难。目前,银龙地区1到6期,只有一所小学,有的小区虽已预留教育用地,但建设时未及时与教育部门沟通,而有关方面也没为建设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金,使得校舍建设及相关措施滞后。因此,出现了孩子们不得不起早摸黑到城里上学的现象。  

    5、安全设施缺失。经济适用房的居民普遍为困难户和被征地农民,其中部分为刑释解教人员、孤寡、残疾人、上访户、管控对象等特殊群体,且因房屋租金较低,外来人口较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但银龙地区所有经济适用房没有一处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安全设施缺失严重。

    总之,远离中心城区的经济适应房小区,因各种必需的公共配套设施未能完善,不但给居民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增加了居民的综合生活成本。诸多不便和问题,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出发点有着明显的违背。

    二、探索与成效

    1、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改善经济适用房的基础设施。针对银龙地区经济适用房基础设施缺失问题,光华路街道通过村、社共建设立“基础设施改造基金”,每年投入20多万资金,进行经济适用基础配套设施改造。目前,已为银龙南苑小区广场修建公厕一所;近期,与区政府共同投资共160万元在银龙地区经济适用房及四方新村社区安装了104个高清探头(其中22个球机,82个枪机),为经济适用房地区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筑起了牢固防线。

    2、实施小型公益金项目,解决银龙地区公共配套建设不足的问题。光华路街道每年安排4至5万元社区服务公益基金,通过社区“三会(即居民成员代表大会、民主议事会、居民联席会)”,排定民意集中的1至2个小公共设施改善项目,及时完善急需要解决的小型公共设施项目,以弥补经济适用房小区公共配套建设不完善,经费不足等问题。如,为银龙南苑小区、银龙东苑小区和银龙翠苑小区增配了居民休闲座椅;为银龙雅苑小区修建了长廊座椅;为银龙花园、银龙南苑、银龙翠苑等小区安装了晾衣架,等等。另外,诸如休闲长椅、休息座椅等安装后,风吹日晒,几年后就出现了螺丝松动、木条及螺丝缺失的状况,“小型公益金项目”也可用来定期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

    3、建文体活动中心,解决经济适用房地区文化娱乐场所匮乏问题。光华路街道投入200万元,在银龙地区建造了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如今,该中心已被南京市政府命名为示范文化站,荣获了南京市先进校外教育辅导中心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文化网点。中心拥有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联创作室、舞蹈排练厅、乒乓球室、亲子乐园、健身房、棋牌室和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设立了《普法直通车》、《艺术之窗》、文化长廊、书报专栏等宣传载体,街道文联组建的摄影、书画、戏曲、音舞、文艺创作等协会坚持每年寒暑假在此开设书画、音乐等专项少儿培训;中心还拥有一个配置先进的“银龙大舞台”,常年坚持对辖区居民开放。近年来,中心以“银龙大舞台”为主要载体,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全民参与,人人享受”为原则,营造“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的社区文化氛围,每月都有专场文艺演出,每年接待居民群众和青少年近3000人,有效解决了经济适用房地区文化娱乐场所匮乏的问题。

    4、整合资源,解决户外运动场地匮乏的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开展共建活动,银龙地区每个小区都安装了室外健身器材,居民户外健身活动场所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标准;经过积极协调,辖区内的银龙花园小学节假日对小区居民免费开放,为居民提供篮球场、信息室、羽毛球馆等设施。

    5、挖掘资源,筑巢引凤,解决生活保障问题。在区、街两级政府的不断努力下,银龙地区目前已经有了一个中等规模、一个较大规模的苏果超市,三个社区医院,一所小学,近期将建一个2级医院;在银龙五期将开办瑞金北村小学分校,今年下半年就可开学。还将在石杨路江南明珠小区对面,建一个中学、一个小学,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引进银行,目前正在洽谈;在银龙五期还将再建一个菜场。

    三、对策与建议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银龙地区小区功能基本完善,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满足购物、休闲娱乐、学龄孩子上学等需要。近期,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指出:“当前社会建设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要在基本全覆盖情况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作为政府一项“民生工程”的经济适用房,也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济适用房因涉及吃、穿、住、行、学、为、乐、医、健、通、终等众多生活要素,在设计、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应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动态性,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发展。由此,建议如下:

    1、尽快出台经济适应房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建议出台我市经济适用房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保证小区的配套设施能与小区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使用。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和协调作用,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出发,联合开发商及各部门按照“10分钟步行健康服务圈”要求,兴建或查漏补缺一些公共的文化、教育、娱乐、商业、医疗等设施,推进小区内公共设施的建设,逐步实现小区的“城市化”。

    2、不要像银龙地区这样大规模地建造经济适用房。因为经济适用房的居民普遍为困难户和被征地农民,其中部分为刑释解教人员、孤寡、残疾人、上访户、管控对象等特殊群体,如果连片建设经济适用房,很容易造成困难居民的仇富仇官心理,众多不稳定因素极易造成群访事件,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因此,在经济适用房项目的选址上应多元考虑,分散区域,可借鉴国外“社会融入政策”的经验,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建设模式,让城市居民无差别使用社会公共资源。可结合“经营城市”的理念,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作为此地块开发建设的“先头军”,这样对困难群体可以起到扶持、引导等作用。同时利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带动此地块的人气,使政府的先期投入发挥一个良好的“杠杆”作用。

    3、已建成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应尽快完善公共配套设施。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出发,联合开发商及各部门兴建一些公共的文化、教育、娱乐、商业、医疗等设施,使配套资源的使用达到最大化。比如银龙地区,首先要解决居民出行难的问题。目前银龙地区大部分居民的出行问题已基本解决,但银龙鑫苑小区由于是新建小区(目前人口已有2392户、近5000人),且地处偏僻,小区附近无一公共交通设施,方圆1公里内唯一的公交站点为杨庄站,距离小区大门约1公里,公共交通社区的匮乏,给小区内大量的老年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小区居民对于尽快改善出行状况的呼声也非常强烈。因此建议交通部门尽快在银龙鑫苑小区门口增设公交站点,满足居民出行要求,如无法设置公交站点等公共交通设施,是否可以在银龙鑫苑小区附近设置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缓解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境。另外,银龙地区新近拓展了几条马路,但还没设公交线路,建议交通部门合理规划,进行调整。其次,完善公共设施的建设。建议石杨路以南、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置换地以东,安排为社区服务中心用地,或作为老年公寓等为老服务配套设施规划。绕城公路两侧,现有带状土地,建议将部分绿地调整为经适房配套服务设施用地。

    4、新建经济适用房应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不仅项目规模适中,同时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规划,应与新建小区同步规划、设计、建设、竣工,甚至“超前”。安排好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交通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以及学校等,让居住在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居民不仅解决居住困难问题,还要住得舒适、顺心。政府在前期须对城市道路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配套设施给予全方位的规划和投入,避免后期再建的阻力。并且,在这些配套设施按照规划建好后,不能甩手不管,要对其服务进行“跟踪”,确保服务完善,不会产生新的不便。

       总而言之,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周到精细的服务保障经济适用房的“经济性”,以小区完善的综合配套设施保障经济适用房的“适用性”,实现经济性与适用性的相统一,就一定能使这一“民生工程”越办越好。



    网站导航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苏ICP备15058786号-1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