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借“五方会谈”制解决4起环保扰民投诉

  • 时间:2013-09-22
  • 南京城平均每年千余家工地同时开工,使得扬尘和施工噪声扰民等问题在环境信访投诉中一直居高不下。城市发展果真要以牺牲民生为代价?南京市秦淮区环保局建立社区、街道等“五方会谈”制度,近一年多时间里圆满解决该区发生的4起群众投诉强烈事件。

    夜间施工太吵 居民“围观”

    2012年5月10日晚,秦淮区中诚国际广场工地附近的三十多名居民阻止工地施工,秦淮区环保局值班人员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调解。事件起因是该工地赶工期夜间施工,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休息。根据现场勘查,环保人员发现居民区与建筑工地相隔太近是根本问题,其中最短间隔仅有3米。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居民们纷纷表示自己及家人被折磨的整晚睡不着觉,施工方则满怀委屈的拿出一份夜间施工审批批文,谁也说服不了谁,纠纷一直持续到夜里4点方告一段落。

    如此棘手的问题单方面显然不能解决。秦淮区环保局局长及各部门领导经过反复开会研讨,最终决定采取圆桌会议机制,并在原有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增加社区、街道的介入。

    居民出招 施工方“破题”

    所谓圆桌会议,通常是指是指主管部门与当事双方的三方协商,而秦淮区环保局把这一机制扩展成了“五方会谈”。

    “街道、社区和居民就像鱼水关系,”秦淮区环保局法规科科长向华解释,“因为他们和居民更贴近,居民也愿意在政府中有他们的代表,也愿意妥协。”

    不出所料,属地街道、社区的介入使得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在随后的几天里,秦淮区环保局连着召开了好几次圆桌会议,居民代表、施工方负责人、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围桌而坐,各自陈述自己的要求与难处,并最终协商出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方案。

    经过几番深入了解,居民投诉集中在两点:施工致房屋开裂、夜间无法休息。施工方一一“破题”:对开裂的墙体进行维修、对蒙受损失的居民进行赔偿、调整工序和方案避开休息时间。至此事件圆满解决。

    解决4起群众投诉事件

    “合理的机制是最重要的,”向华认为,“属地管理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解决群众的问题依靠街道、社区的力量往往能收到奇效。”

    事实的确如此。自从采用了这一新型会议机制之后,近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区发生的4起群众投诉强烈事件均圆满解决,无一例外。

    “比如市级企业在区里,区里就管不了,如果权力下放到属地,区里就好协调多了。”向华感慨,“沟通协调也必不可少,对待来访群众一定要耐心细致,弄清楚他们的诉求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有时候施工方和群众都没错,那就是考验智慧的时刻。”

    据了解,秦淮区环保局打算沿用这一“寻求改变”的理念而非单纯的机制。“圆桌会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执行这一制度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目前我们增加了属地街道、社区参加,以后也可能有其他的调整和创新。”向华说。

     

    来源:新华网

     

     

     



    网站导航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苏ICP备15058786号-1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