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提案的函

  • 时间:2020-12-07
  • 区政协委员,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街道政协工委:

      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拟于2021年元月上旬召开,征集提案是大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做好全会提案征集工作,充分发挥提案作用,现提出以下建议:

      1、精心选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党和政府决策的重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矛盾汇集的焦点,选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符合秦淮实际且属区权限范围的课题,深入思考,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2、深入调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撰写高质量提案的前提,我们提倡“不调研不提交提案”。会议期间没有安排专门时间撰写提案,提案者要超前研究,结合提案参考要目以及自身专长特点,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力求全面、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写出高质量的精品提案。

      3、建议要实。提案最具实质的是解决问题的建议部分,要立足区情,在区权范围内提出有针对性、有可行性的科学建议,做到主题突出,分析有据,言之有理,措施具体。

      4、有关事项。(1)提案一律使用电子文档,实行网络提交。请政协委员登陆秦淮政协网(网址:http://www.qhzx.gov.cn),点击首页“提案工作”—“网上提案”栏目,或手机登陆“秦淮政协”微信小程序点击“委员提案”栏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填写提案者相关信息并书写提案内容,完成后点击“提交”即可。(2)提案必须按规范的格式书写,篇幅不超过1500字为宜。尽量在全会结束前提交,超过会议截止时间提交的提案将视情况另行处理。(3)委员联名提案,发起人作为第一提案人,签名列于首位,在“提案者”一栏选择添加附议人,并将附议人在正文之后标注。(4)以党派、团体,街道政协工委名义提出的集体提案应由该组织署名,以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的集体提案由组织者或召集人签名。(5)提倡质量优先,考虑到委员们工作繁忙,时间有限,建议委员们减少提案数量,集中精力按规范要求就最关心的某个问题撰写提案,力求打造精品提案。

      为做好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提案征集工作,提高提案整体质量,我们结合全区工作,编印了《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提案参考要目》,供借鉴参考,请登陆秦淮政协网(网址:http://www.qhzx.gov.cn),或手机登陆“秦淮政协”微信小程序,点击“通知公告”栏目查询。

      联系人:袁舒婧 

      附件:《秦淮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提案参考要目》

      政协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11月31日

      

    秦淮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提案参考要目

      一、综合经济方面

      1、聚焦“高品质保护更新老城、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城、老城与新城融合共生”发展总体格局,从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谋划秦淮“十四五”发展规划。

      2、全速推动“四新”行动的同时,打造“四新”秦淮范本。

      3、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创新引领,打造南京市首个全域创新生态样板和国际化的创新名城示范区。

      4、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构建具有秦淮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5、立足重点产业体系强链补链,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横向联合、纵向整合集聚高质量创新型企业。

      6、强化数字赋能,抓好数字经济平台型龙头企业培育。

      7、聚焦新街口产业升级,打造总部企业楼宇,发展新兴金融业和高端商务服务业。

      8、激发硅巷创新活力,布局创新型产业细分方向,助推科技创新回归老城。

      9、聚力白下高新区改革创新,整体引进产业集群,完善科创产业链。

      10、加快提升南部新城综合功能,打造产业高端、宜居宜业智慧新城。

      11、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聚化方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研发设计、健康医疗等新兴产业,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12、积极对接属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成果转化和应用。

      13、围绕八大产业链和我区“4+4”产业体系精准引才,打造产才融合高地。

      14、打造“一体四库两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管理。

      15、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生态。

      16、加快出台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和人才促进条例,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扶持。

      17、推进秦淮全域文商旅融合,探索全新业态模式,增强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18、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打造国际文化休闲目的地。

      19、加紧推进“四新”项目落地,创造性开展招商。

      20、创新招商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优化企业服务,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1、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鼓励形成互联网科技金融生态圈。

      22、创新思路化解重点民营企业债务危机。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

      23、加强城市治理,提升精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

      24、统筹推进夫子庙、朝天宫、门东、门西、门外五大片区保护更新和综合整治,彰显秦淮特色景观和人文魅力。

      25、加快老城保护复兴,强化“一城一河”保护利用。

      26、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生态系统。

      27、加快公共停车场库建设,提前布局安排地铁周边换乘停车泊位建设。

      28、加快停车场智慧化建设建设,采用“潮汐式”共享停车模式盘活全区停车资源。

      29、完善城市道路、桥梁、泵站、综合管廊、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30、打造滨河生态空间,加强水环境整治,打造沿河绿道和慢行系统。

      31、加快推进防洪防涝体系和水生态网络建设,提升水务设施品质。

      32、加快推进老城区街巷整治、老旧小区出新、棚户区改造,配套建设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33、推进“密路网、小街区”建设,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34、深入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建设和谐社区。

      35、推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36、高标准实施垃圾分类。

      37、贯彻绿色低碳、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理念,加快南部新城建设。

      38、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新路径,充分发挥历史建筑使用价值。

      39、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做强文化事业。

      40、涵养城市文明新风尚,推动市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

      三、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41、持续改善基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全力提升全区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均等化水平。

      42、优化推广“邻里中心”模式,满足居民“一站式”服务需求。

      43、促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区域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和教育服务体系。

      44、深化教育联盟紧密型管理、教师“区管校用”等改革实践。

      45、完善多层级教育体系,满足各层次人群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

      46、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一体化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47、促进医疗卫生载体资源均衡配置,构建分布更均衡、分工更优化、服务更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48、拓展中医药事业发展,构建区域性中医药服务联合体,放大中医药品牌优势。

      49、深化医养结合,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开展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

      50、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51、提高秦淮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人文素养。

      52、加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完善城市安居体系。

      53、围绕我区产业结构和企业类型分类施策,努力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

      54、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

      55、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精准帮扶,提高困难群体生活质量。

      56、加大助学扶困力度,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衡普惠发展。

      57、规范安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58、加强对小餐饮业规范管理。

      59、加快社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进程,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参与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60、抓好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

      四、民主法治建设方面

      6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维护安定有序社会局面。

      62、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

      63、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打造诚信秦淮。

      6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65、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

      66、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67、强化社会治理领域创新,推进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68、扩大基层民主,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能力,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

      69、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70、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

      71、推动政协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着力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积极搭建协商民主平台。

      72、进一步提高履职成效,形成更多高质量、有价值的议政成果。

      73、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74、进一步推进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75、创新方法,进一步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网站导航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苏ICP备15058786号-1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